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不僅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也實現了社會制度從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向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6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人民進行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成功探索并取得了輝煌成就。重溫這6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總結寶貴的歷史經驗,對于我們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在西藏的不懈探索
西藏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西藏走向繁榮穩定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60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治藏穩藏興藏的歷程中,對西藏的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現代化之路。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西藏進行了艱苦探索和實踐,推動西藏實現和平解放,粉碎了帝國主義制造“西藏獨立”的圖謀,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此西藏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在祖國大家庭里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進行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昔日“會說話的工具”變成了有家、有業、有尊嚴的自由公民,開創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運、實現當家作主的新時代。成立西藏自治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藏社會制度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為西藏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西藏人民從此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也開啟了西藏現代化建設新的篇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推動西藏邁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關鍵是看怎樣對西藏人民有利,怎樣才能使西藏很快發展起來,在中國四個現代化建設中走進前列”的精神指導下,先后召開中央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隨著“一個解放、兩個為主、兩個轉變”“兩個長期不變”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實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改善,有力推動了西藏工作步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實現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期穩定,于1989年10月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題研究西藏工作,形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西藏工作會議紀要,強調西藏工作要緊緊抓住政治局勢穩定和發展經濟兩件大事,進一步明確了維護西藏穩定、促進西藏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94年7月和2001年6月,中央先后召開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立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方針,作出了全國支援西藏的重大決策,為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描繪了宏偉藍圖;動員全黨全社會重視和支持西藏工作,進一步開創了西藏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為在21世紀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新世紀新階段對西藏工作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的新期待,于2005年8月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大政方針,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具體任務和政策措施。召開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了“一個中心、兩件大事、四個確保”的指導思想,明確了西藏戰略定位,為西藏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多的項目支持和有力的工作指導,推動西藏邁上科學發展和長治久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強國建設的戰略高度,著眼于西藏同全國一道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更加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西藏發展,始終心系西藏、情系西藏,深情牽掛西藏人民,親臨西藏視察指導,召開了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親自為西藏工作謀篇布局、把舵定向,把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深化對西藏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總結黨領導人民治藏穩藏興藏的成功經驗,科學回答了事關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面臨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明確了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提出了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規劃了一系列重大項目,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幫助西藏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成為黨的西藏工作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6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以其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胸襟和超越歷史的睿智,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西藏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西藏各族人民先后經歷了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西藏與全國一道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60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懷抱里,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克服困難、艱苦創業,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守正創新、奮進新時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嶄新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西藏自治區走過的輝煌60年,始終凝聚著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凝聚著全國人民特別是中央國家部委、對口支援省市和中央企業的無私援助。西藏各族人民衷心感謝黨中央的親切關懷,衷心感謝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二、中國式現代化在西藏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引領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實現與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推動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正昂首闊步踏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人民當家作主的現代化之路。舊西藏,是世界上侵犯人權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廣大農奴和奴隸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沒有人身自由、財產自由和思想自由,根本談不上做人的權利。自治區成立開啟了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政治權利的60年,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巨大成功的60年。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自治權利。西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共有428名代表,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共280人,占65.42%。西藏共有25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17名,占68%,門巴族、珞巴族等人口較少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截至2024年底,西藏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后制定實施171件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議、決定;“人大代表之家”、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為人民群眾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效平臺。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的內涵不斷豐富、渠道不斷拓寬、效能不斷提升,西藏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廣泛充分、真實具體、有效管用的民主權利。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社會生產力空前解放、人民物質生活極大富足的現代化之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粗暴踐踏人的尊嚴,嚴重窒息社會生機和活力,生產力極其低下。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西藏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解放和提高的60年。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牢牢抓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西藏從穩定發展到加快發展、歷經跨越式發展、科學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2024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7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長8.9%;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77億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長12.9%。現代工業從無到有,清潔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輕工業等現代產業蓬勃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以水電為主,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全面建成,以公路、航空、鐵路、管道運輸建設為重點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完善,國家投入巨資建設青藏、拉日、拉林鐵路等交通大動脈,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所有行政村實現光纖和4G網絡通達等,讓西藏各族群眾告別“飲水難、用電難、行路難、通信難”的歷史,過上了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生活。截至2024年,西藏鐵路運營里程達1359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49萬公里,國際國內航線達到183條,更多鄉親實現“出門就上車、村口取快遞”,“當日達讓新鮮不過夜,村村通讓山鄉若比鄰”,拉薩甚至阿里當日吃到新鮮的荔枝也不在話下。人享其行的現代生活更加觸手可及,出門旅游抬腿就走、轉眼就到,早上還在拉薩喝酥油茶,晚上就到“爾濱”看冰雕。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文化繁榮發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現代化之路。自治區的成立,砸碎了封建的精神文化枷鎖,結束了少數上層封建貴族、僧侶壟斷文化教育的歷史,打破了舊西藏文化專制主義的禁錮,使人民群眾擺脫了思想上的愚昧與保守。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和發展的60年,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得到滿足、各民族文化和諧共生的60年。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妥善保護文物古跡,科學保護古籍文獻,出版從吐蕃時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獻典籍,目前已完成12種201卷,共約1.28億字。現有各級各類代表性項目2760項,代表性傳承人1668名。《格薩(斯)爾》、藏戲和藏醫藥浴法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健全,截至2024年,全區有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共43個,圖書館82個、群藝館(文化活動中心)8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697個、文化廣場1600余個,基本形成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縣(區、市)藝術團、民間藏戲隊、鄉鎮文藝演出隊和村(居)文藝演出隊,為廣大農牧民群眾提供“零距離”演出。農村電影放映全面實現數字化,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9.54%、99.67%。藏語文得到廣泛學習使用,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少數民族文字。傳統風俗習慣包括藏歷新年、雪頓節等傳統節慶活動得到很好保留和繼承,形成了在傳承中創新、在保護中發展的良好局面,西藏文化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發展。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的現代化之路。舊西藏處于黑暗落后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政教合一,神權至上,等級森嚴,三大領主以野蠻、殘酷的刑法維護封建農奴制度。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社會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的60年,是黨執政的社會基礎持續穩固的60年。始終把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警鐘長鳴、警惕常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基固本、爭取人心,以科學化機制和常態化、法治化理念,不斷創新實踐社會治理機制,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切實推進高水平平安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效處置各類矛盾風險。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城市網格化管理更加精細,寺廟管理更加有效,全社會治理效能穩步提升,組織動員和行動能力不斷增強,大到一個城市、一條邊境線,小到一座寺廟、一個聯戶單元,更精細、更科學的服務已成為做好管理的“先遣軍”。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發生6.8級地震,災后30分鐘后中心區域開始組織實施搶險救援,數小時內載有救災裝備和人員的救援飛機就已經抵達,當晚受災群眾就住進了防災帳篷、吃上了熱飯熱菜,通過以工代賑等措施促進受災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2011年以來連續選派14批次、29.7萬余名干部駐村,持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架起黨和群眾的“連心橋”。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現代化之路。舊西藏,占人口95%的農奴和奴隸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掙扎在死亡線上。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黨始終堅守初心、造福人民的6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60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群眾身邊的小事作為黨委、政府的大事來抓,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讓各族群眾住有所居、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學有所教、病有所醫。絕對貧困得到歷史性消除,截至2019年底,累計實現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4年,西藏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2.5%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2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年均增長8.5%,農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年均增長9.4%,各族人民普遍實現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在全國率先實行15年公費教育,實行“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政策。人口素質明顯提升,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數達到11000多人。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人均預期壽命由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2021年的72.5歲,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2024年,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到7231家、床位21551張、衛生技術人員29379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實現醫保報銷一次性和跨省異地直接結算。高度重視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權利保障,不斷完善權利保障機制,使各類特定群體共享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民族和睦的現代化之路。經過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教權統治,實行政教分離,全面廢除寺廟在經濟、政治上的一切封建特權,鏟除寺廟的封建占有、封建剝削、人身奴役以及寺廟內部的封建管理和等級制度。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西藏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的60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開展“四大工程”“六項行動”,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基礎更加扎實。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依法保護各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活佛轉世傳承規范有序,宗教活動場所條件顯著改善,98%以上的寺廟實現了通路、通訊、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全區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僧尼醫保、養老保險、低保、意外傷害險和健康體檢全覆蓋。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族群眾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三個離不開”思想和“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全區上下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局面。
自治區的成立開啟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之路。舊西藏,長期處于封建農奴制的統治之下,基本處于被動適應自然條件和對自然資源的單向索取狀態,根本談不上對西藏生態環境客觀規律的認識,也談不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問題。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生態環境不斷得到加強、人民得到生態實惠的60年。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兩山”理念,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牢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的職責使命,深入實施以南北山綠化工程為抓手的國土綠化行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體系,全面強化環境綜合治理,大力推進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區域),頒布《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冰川保護條例》等規章制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已經成為西藏最亮麗的名片。通過設立生態崗位,推動生態領域綠色就業、創業和增收,實現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雙贏”。推動西藏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西藏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保持良好,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自治區成立開啟了邊疆發展、邊境安全、邊防鞏固的現代化之路。舊中國長期有邊無防。邊境地區因受地理等因素影響,長期封閉隔絕、更是邊遠落后的代名詞。自治區成立以來的60年,是邊境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的60年。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邊疆治理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屯兵和安民并舉、固邊和興邊并重,自覺把邊境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大局中來思考謀劃,緊扣加快邊境發展、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這條主線,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持續深化“五共五固”活動,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不斷強化人口和經濟支撐,把項目資金更多向邊境一線傾斜,把公共服務向邊境地區延伸,一張安全可靠的“光明網”“民生網”讓邊境群眾幸福滿滿。如今,西藏所有邊境縣、鄉鎮、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愛國守邊意識在各族群眾心中早已深深扎下了根,人人爭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60年春華秋實,60年滄桑巨變。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黨關于西藏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完全正確的。歷史將繼續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才有繁榮進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珍惜寶貴經驗、開創美好未來
60年巨變舉世公認,60年成就鼓舞人心,60年經驗彌足珍貴。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大好形勢、十分珍惜歷史經驗、十分珍惜寶貴機遇,高舉旗幟,開拓進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奮勇前進。
奮進新時代,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作為“綱”和“魂”,確保西藏各項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指導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中,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一以貫之抓好貫徹落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錨定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確定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全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做到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努力做到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走在全國前列。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著力實現長治久安。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重大政治任務。社會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必須把西藏安全穩定工作置于國家安全大局中思考、謀劃推動,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警鐘長鳴、警惕常在,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以科學化機制和常態化、法治化理念,把維穩工作做在日常、做到經常、落實在基層,牢牢掌握反分裂斗爭主動權,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努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西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線,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深入落實“四大工程”“六項行動”,深化拓展“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持續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深入開展“四史”及西藏地方和祖國關系史教育,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著力在“導”上下功夫,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藏的第一要務,是解決西藏所有問題的關鍵。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要牢牢抓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總要求,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依托資源稟賦,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經濟實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不斷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連著民心,改善民生是西藏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要始終把增進各族群眾福祉作為價值取向,把群眾身邊的小事作為黨委、政府的大事來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各族群眾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不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必須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兩山”理念,正確把握生態安全和發展安全、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繼承傳統和創新發展的關系,深入實施以南北山綠化工程為抓手的國土綠化行動,切實守護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屯兵和安民并舉、固邊和興邊并重,確保邊防鞏固邊境安全。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既是邊疆民族地區,又是反分裂斗爭的主戰場,肩負著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責任。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必須堅持“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加強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大力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著力提升邊境地區國家安全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奮進新時代,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西藏各項事業提供堅強保證。自治區成立60年來的輝煌成就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黨的領導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作為第一政治責任,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描繪的壯美藍圖變為美好現實。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各類人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鞏固黨在西藏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有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的拼搏奮斗,西藏的未來必定更加美好,西藏的成就必定更加輝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必定早日實現!
作者單位: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